"去年元夜时,花市灯如昼。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。今年元夜时,月与灯依旧。不见去年人,泪湿春衫袖。"乍一看,这首诗给人一种悲伤的感觉。这是宋朝的欧阳修所作的诗,在去年的元宵节夜晚时,花市的灯璀璨得如同白天一样光亮,月亮悄悄的划上了柳树的梢头,他约我在黄昏时,今年的元宵节月亮与灯光依旧在,却不见去年约我的那个人了,不知不觉泪水打湿了新买的衣裳。
用元宵的欢乐与自己的孤独做成一种鲜明的对比,使得这首诗的意境更上一层楼,让人不禁去想"去年人"是去哪里了?元宵节是一个在今天都众所周知的节日,那么元宵节大家都会做什么呢?元宵节又叫做小年,这无疑表明了元宵节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。
每每到了元宵节,人们都会张灯结彩,有去挂对联的,有去挂灯笼的,当然,无论他们是在忙些什么,最后都免不了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,兴许运气好,还能在汤圆里吃出硬币,这表明自己在今年会财源滚滚。事实上,无论吃汤圆还是元宵,或者是其他的食物,最后,我们都希望旁边坐着的是自己的亲人,与其说喜欢吃汤圆,不如说是享受吃汤圆时的温馨!
一:汤圆的来历
汤圆在以前的时候叫做浮元子,因为啊,汤圆虎王辉腾奇力片是真还是假在煮熟了之后会浮在水面上,因此又叫做浮元子。很多人都认为汤圆就是元宵,元宵就是汤圆,事实上元宵和汤圆虽然长的相似,但它们确是两种食物,北方人吃元宵,南方人吃汤圆。
元宵做法比较单一,多以甜馅为主,兴许与北方人喜欢吃面食有关,使得北方的元宵较之南方的汤圆显得有些粗糙,当然,并不是说汤圆就比元宵好吃,这是根据个人口味来看的,毕竟,萝卜青菜,各有所爱嘛。
汤圆最早起源于宋朝,是南宋诗人柴望发明的,宋朝时,明州兴起了一种食物,这是用芝麻为馅,糯米包在外面的一种食物,起初这种食物多以甜馅为主,但后来里面的馅被人们替换的多了,就有了酸甜咸的口味了。
因为汤圆长的小巧,又圆圆滚滚的看着喜气,人们便觉得这是暗示自己来年财源滚滚,于是,喜欢吃汤圆的人也越来越多。也有人觉得汤圆是表明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意思,但不管是哪一种,汤圆都是美好的象征,吃汤圆的人也是络绎不绝。
二:汤圆的发展
要说到汤圆的发展情况,还得从汤圆食材说起。汤圆是用糯米制作成的,里面的馅有多种,但最常见的是芝麻,猪肉以及花生,那么,就让我们继续查探汤圆形成的过程。
1.糯米
糯米在公元前一千年就存在了,是中国本土的物种,因此,人们食用糯米的时间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年前,因此在宋朝时期,人们吃糯米是一种常见的事儿。
2.芝麻
芝麻在以前被称为胡麻,这是因为芝麻是在公元前二世纪被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,芝麻并不是中国本土所有,而是从西域引进的,因此在汉朝时期叫做胡麻。而芝麻在公元前二世纪就有了,那么宋朝时期人们食用芝麻也是可以接受的。
3.猪肉
猪肉其实很早就出现在了我国,只不过猪肉在古代之时被认为是一种粗鄙之食,越是身份高贵的人,越不会食用猪肉,《礼记》记载"天子食大牢,牛羊豕三牲俱全,诸侯食牛,卿食羊,大夫食豕",从礼记中我们就可以发现,地位最低的大夫食用的是豕,也就是猪肉。
牛羊肉在古代只有身份高贵的人才能吃得起,当然,普通人也买不起,即使买得起,也很少有人去买牛羊肉,吃猪肉才是韩国奇力片进口常态。宋朝时,食用猪肉的人越来越多,才让许多人认可猪肉,因此,汤圆这一食物出现之后,人们把里面的芝麻替换成猪肉,也没有引起多大的震荡,因为大多数人们在那个时候已经认可了猪肉。
4.花生
关于花生出现在中国的说法有两个观点,第一个是认为花生是在新石器时期就出现在了中国,第二个是认为明朝末年花生才来到了中国。现在大多数人普遍认可第二种。但是如果说花生是在明朝末年才出现在的中国那么又有些不对,元末贾铭的《饮食须知》说道:"落花生,味甘、微苦、性平。形如香芋,小儿多食,滞气难消",这里指的便是花生在元朝就有了。
因此,对于花生什么时候出现在中国的还有很大的讨论空间。如果是第一种情况,那么宋朝时人们食用花生是有可能的,但如果是第二种情况,那么宋朝时人们食用花生的说法就不攻而破了。所以人们食用汤圆,并将汤圆里的芝麻替换成花生应该是在近代才开始有的,起码明朝之前汤圆的馅里就不会有花生,只会有芝麻和猪肉等食材。
因此,汤圆在宋朝时期出现了,宋朝时人们食用的汤圆大多是用糯米和芝麻做成的,南宋之后喜爱汤圆的人越来越多,才有人把里面的馅换成了猪肉,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元朝和明朝时期,而花生汤圆的出现应该是在清朝时期和民国时期之间,因为如果明末时期花生才出现在中国,那么清朝时期花生也有可能是一种稀有物种。而花生馅的汤圆如果在清朝没有出现,那么就有可能是在民国时期了。
所以,要想了解食物的发展,那么就要先从制作食物所需要的食材开始下手,只有知道了根本,才能顺着根茎了解得更多。
三:汤圆对世界的影响
1.汤圆对中国的影响
元宵节吃汤圆还要从一个叫做元宵的女子说起,这个元宵常年见不到自己的父亲,于是暗自流泪,一位大臣听说了这个事后,选择帮助元宵,他对元宵的父亲说元宵做的汤圆好吃,可以尝一尝,元宵的父亲听到后决定试一下,在试吃了元宵的汤圆后,元宵的父亲觉得有点愧对元宵,于是从这天开始,元宵和元宵的父亲见面的次数就多了起来,而这一天就被人们称为元宵节,吃汤圆也成了元宵节的必备。
如今,不仅仅只在元宵节人们才吃汤圆,在奇力片里面有什么一些节日中,人们也喜欢吃汤圆。甚至喜欢旅游的人到了每一个以汤圆出名的地方时,也要尝一尝当地的汤圆,总之,汤圆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中,不管在什么时候,只要想念自己的家人了,都会煮一碗汤圆吃,以祈求能和家人团圆。
2.汤圆对外国的影响
汤圆对外国影响力比较大的是那些和中国比较友好的国家,因为如果不友好的话,很难会接受我们国家的文化。比如战斗民族这个国家,巴基斯坦等这些国家和我们中国关系比较好,这些国家就比较喜欢吃汤圆,当然也有一些常年生活在比较寒冷地区的国家也喜欢吃,毕竟刚出锅的汤圆就是热气腾腾的,同时,朝鲜,日本等国家的一些人也喜欢吃汤圆,可见汤圆对世界的影响力不可谓不大。
四:汤圆的营养价值
汤圆含馅不同,导致汤圆的营养价值也不同。
1.以干果和果料为馅的汤圆:汤圆以芝麻,核桃和花生为馅的话,具有补脾胃的作用,有补充糖类,增加能量的功效,以黑芝麻为例,黑芝麻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,可以延迟衰老,强筋骨,益气力。
2.以猪肉为馅的汤圆:如果汤圆的馅是猪肉,那么除了补脾胃之外,猪肉里含有的维生素A,维生素E,以及胡萝卜素都可以为人体起到补充和保护作用,当然,蛋白质是必不可少的,除此之外,猪肉汤圆还有钙铁等我们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。
再好的美食也要适当吃,如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,糯米粘滞、难化。所以再喜欢吃汤圆也要适当,不然会造成难消化的窘境。
五:总结
从公元前一千年前人们发现糯米,再到公元前二世纪张骞出使西域获得芝麻来看,每一种食物的出现都显得艰难而理所当然,当我们有了主食材之后,仿佛能制作成来食物显得是那么的自然。不过,吃水不忘挖井人,若不是前人为我们这些后人寻来食材,我们也不会吃到如此美味的美食,而我们这些后人不能忘记前辈们的功劳与辛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