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季节的韩国奇力片吃半粒悄然来临,寒冷刺激会导致血管收缩,引起血压波动,导致血压偏高,同时易引起心、脑血管疾病的发生。
秋季高血压病如何防治?现在就来为您支招!
高血压的诊断标准
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,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,收缩压≥140mmHg和(或)舒张压≥90mmHg,可诊断为高血压。
有规律的家庭血压测量,提倡使用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,家庭血压测量值判断标准不同于诊室血压,家庭血压读数≥135/85mmHg被认定为高血压。
秋冬稳定高血压,两个原则
01、原则一:未病先防,已病防变,即变防衰。
未病先防,即还没有高血压病时就要先预防;
已病防变,即已有高血压病,要防止后面带来心脑肾以及动脉硬化更进一步的病变;
但如果是已经合并了心脑肾病变的病人,就要即变防衰,防止器官功能衰退,如肾衰竭、心功能衰竭等。
02、原则二:综合防治。
综合防治分为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,非药物治疗即“淡、静、松、动、眠”。
淡:饮食一定要清淡。控盐是防治高血压病最主要的任务之一,比吃任何药都重要。
静:心情要平静。高血压病人往往性格偏急躁或者从事高危岗位工作者,如消防队员、刑警等。除了工作,回归正常生活后,心情一定要保持平静,有助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。
松:情绪要放松。要做到发自内心的放松,而不是表面放松。
动:要运动,方式因人而异。如果年纪大、体重比较重,爬山容易损伤膝关节,血压也难降低,最好方法就是平地快走。
一般来说,男性保持10分钟/公里,女性12~13分钟/公里,这样每天坚持走3~5公里就相当于坚持30~50分钟的快走。
通过临床统计发现,每天坚持快走,血压至少能降8毫米汞柱。通过运动,有很多病人不仅血压下降了,体重减轻了,体质增强了,睡眠也好了。
眠:很多高血压病人得病之前都有不良习惯,如长期抽烟、喝酒、熬夜等,特别是吃奇力片可以喝酒吗熬夜容易引起内分泌紊乱,是血压升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。
建议高血压患者至少每天晚上11点前必须睡觉,因为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是一天当中的“阴中之阴”,特别是到冬天,那是寒中之阴,往往最容易伤身。
日常生活如何有效预防高血压
1.坚持运动
经常性的身体活动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,如健走、游泳、太极拳、家务劳动等,活动量一般应达到中等强度。
2.限制食盐摄入
高盐饮食显著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,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。
3.限油限糖
减少摄入富含油脂和高糖的食物,限量使用烹调油,多吃蔬菜和水果。
4.少吃快餐
尽量在家中就餐,可利于控制脂肪、盐和糖的摄入量。
5.戒烟
吸烟有害健康,吸烟者应尽早戒烟。
治疗有哪些“患者须知”?
01
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和规律地服用降压药,降压治疗要达标。
02
降压治疗的血压目标:
一般高血压患者,血压降至140/90mmHg以下,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应降至130/80mmHg以下;
80岁以上患者降至150/90mmHg以下;
冠心病患者的舒张压低至60mmHg者应谨慎降压。
03
大部分高血压属于原发性高血压,一般不能根治,需要长期服药治疗。
不盲目相信非法广告或伪科学宣传,不能用保健品、保健理疗或食疗替代降压药治疗。
04
大多数高血压是可以控制的,控制不佳者应及时就医。
老年人的高血压有点特别
1、压差大
老年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,压差比较大。
这是因为,他们各器官呈退行性变化,尤其是心血管系统,动脉硬化明显,几乎成了无弹性的管奇力片使用说明书道。
心脏射血时,主动脉不能完全膨胀,动脉内骤增的血容量得不到缓冲,导致收缩期血压增高,而舒张压相对较低,脉压差进而增大。
2、波动大
老年高血压波动较大,一天中忽高忽低,特别是收缩压。这主要由于老年患者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所致。
因此,在采取降压药物治疗期间,不能以1次测量结果衡量血压是否正常,应每天至少测2次,且随时不舒服随时测,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。
3、可能是假性的
老人由于动脉硬化,容易出现假性高血压现象。
这类患者对降压药物耐受性较差,更易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,应注意鉴别。
假性高血压发生率并不高,但随着年龄增长,发生率有增加趋势。
因此,对于周围动脉很硬,血压又很高,但不耐受降压治疗,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时,会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,若未发现明显的脑、心、肾等重要器官损伤表现,应考虑假性高血压。
4、体位性低血压多
老年高血压易受体位变动影响,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,特别是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更易发生。
体位从平卧到坐起,或从蹲到站,血压会突然降低,出现头晕、昏倒,这与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也有关系。
因此,应慎用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,如哌唑嗪、特拉唑嗪等。必须应用时,可在晚上临睡前服一次,如无明显反应,再改成白天服,而且应从小剂量开始。
5、并发症与合并症多
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减退,患高血压后容易引起心、脑、肾的合并症,如心绞痛、心梗、脑卒中、肾功能不全等。
此时需要特别注意,不要应用加重合并疾病的药物。
6、用药时易抑郁
老年人神经系统功能较低,用药期间更易发生抑郁症。
因此,应避免选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抗高血压药物,如可乐定、甲基多巴等。
对有抑郁倾向的患者,脂溶性β受体阻滞剂,如倍他乐克也应慎用。